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11月 2025 浏览人次:92
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河北磁县,提起赵玉材这个名字,街坊邻里首先想到的是那位画花鸟一绝的文人墨客。可要是说起他的字 “九峰”,连千里之外的风水先生都得竖起大拇指 —— 正是这位赵九峰,用两本书改写了中国风水学的历史,把那些藏在故纸堆里的玄妙学问,变成了连老农都能看懂的生活指南。
赵九峰生活的年代,风水学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。唐宋以来流传的《葬经》《青囊经》等古籍满是晦涩术语,加上各大门派各说各话,江湖术士趁机故弄玄虚,普通百姓建房子、选坟地,要么只能听天由命,要么就被骗子忽悠得倾家荡产。这位既能挥毫画牡丹,又能埋首读古籍的文人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据说有一次,他亲眼见邻村农户为求 “吉宅”,花光积蓄请术士指点,最后盖的房子却漏雨透风,还害得主人大病一场。赵九峰当场就拍了大腿:“这风水要是不能给百姓用,还算什么学问!”
打定主意要让风水学 “接地气”,赵九峰拉上两个徒弟 —— 四川彭县的王梦亭和成都的张应泰,一头扎进了书房。这一闭关就是七天七夜,徒弟们怕他熬坏了身子,端来的饭菜常常放凉,劝他休息时,他总摆摆手说:“古人留下的真学问,不能毁在故纸堆里!” 这七天里,他们翻遍了历代风水典籍,把复杂的理论一遍遍拆解、重组,最终提炼出了震惊后世的 “地理五诀”。
这本名为《地理五诀》的书,把千百年来的风水要义总结成了 “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” 五个关键,还配上了简单明了的插图。赵九峰在书中特别强调 “向为第一”,他说房子要是大门朝错了方向,再好的地势也白搭,就像人穿反了衣服,再贵重也不舒服。更难得的是,他打破了风水界 “秘而不宣” 的陋习,用近乎白话的文字讲解罗盘用法、水口吉凶,连怎么看山势走向、怎么找水源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。乾隆年间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时,编修大臣们见了这本书都赞不绝口,直接将其收录,称它是 “风水学的里程碑”。
不过赵九峰最让人佩服的,不是他能把复杂学问讲简单,而是他始终强调 “实证” 和 “德行”。当时很多风水师总吹嘘 “罗盘能测鬼神”,赵九峰却在书中直言:“地理之道,应验迟久,须覆验旧茔!” 他年轻时曾走遍大江南北,实地考察了上千座古墓和老宅,记录下哪些地方真能保家宅平安,哪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。比如他总结的 “反弓水” 必主贫病,“玉阶水” 能旺财,都是经过实地验证的结论,直到今天还有风水师在沿用。

更可贵的是,赵九峰始终反对把风水变成迷信。有一次徒弟问他:“按您的方法选墓,就能保证子孙富贵吗?” 他当场摇头,在《地理五诀》的序言里写下了这样的话:“阴地不如心地,积德行仁胜过寻龙点穴。” 他常对人说,要是子孙不孝、作恶多端,就算祖坟风水再好也会败光;反之,要是一家人积德行善,哪怕住的房子地势一般,也能家宅安宁。这种 “德行为本” 的思想,让风水学从装神弄鬼的玄学,变成了劝人向善的处世哲学。
写完《地理五诀》后,赵九峰没停下脚步。他发现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住家的风水,于是又专门写了一本《阳宅三要》,把住宅风水浓缩成 “门、主、灶” 三个核心。他说门是 “气口”,就像人的喉咙,得宽敞明亮,要是门外有邻居家的屋脊、房角直冲,就容易招灾;主是卧室,得和大门的方位相生,不能相克;灶是吃饭的地方,更是关键,既要和门相生,又要和主相生,这样才能 “丁财两旺、福寿双全”。

这本书里藏着很多实用的小知识,比如 “坎离震巽是一家,西四宅中莫犯他”,意思是大门朝北方、南方、东方、东南方的 “东四宅”,主卧和厨房不能用 “西四宅” 的格局,不然就会打破相生的气场。这些说法虽然带着传统五行学说的印记,却因为简单易懂、操作性强,一问世就成了爆款。清代和民国的时候,几乎家家都备着一本《阳宅三要》,盖房子前总得翻一翻,连皇宫修建厢房、寺院盖佛堂,都要参考这本书的理论。
不过赵九峰的著作也不是没有缺憾。后来有学者指出,《地理五诀》虽然理论系统,却没有一个实际的风水案例,让人觉得不够有说服力;书中的插图有些杂乱模糊,容易让后学者看走眼。而且他主要讲的是山地风水,对平洋地区的风水讲解得不够详细,好在他后来在卷八里专门补充了平洋地理要诀,还留下了和徒弟争论 “平洋立向” 的轶事。据说当时徒弟坚持用山地风水的 “山龙定式”,赵九峰却提出 “平洋如水,向要如舟”,两人辩了三天三夜,最后他画出 “水龙九宫格”,用农田水渠做实验,才让徒弟心服口服。

这位能文善画的风水大师,生卒年月虽然没被详细记载,但他的两本书却流传了近三百年。直到今天,无论是台湾、香港的建筑师盖别墅,还是日本的设计师做住宅规划,都会翻一翻《阳宅三要》;风水师入门学习,《地理五诀》更是必读书籍。有人说风水是封建糟粕,但赵九峰用一生证明,真正的传统文化智慧,从来不是故弄玄虚的把戏,而是能融入烟火人间的实用学问。
赵九峰晚年回到河北磁县老家,依旧时常有人慕名前来求教。据说他从不收重金,只是劝来人 “先学做人,再学看宅”。他去世后,徒弟们整理他的遗物,发现除了画作和书籍,只有一句手写的批注:“地理之道,如规矩在乎物,无所遍其方圆。” 意思是风水就像画方圆的尺子,本身只是工具,关键还是看用它的人。
两百多年过去了,那些曾经被江湖术士搞得神秘莫测的风水学问,因为赵九峰的努力,终于变得清晰明了。今天我们再读《地理五诀》《阳宅三要》,或许不必全信其中的吉凶之说,但一定能感受到这位清代奇人 “化繁为简、求真务实” 的智慧。而他强调的 “心地胜过阴地” 的道理,更是穿越了时空,提醒着我们: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子,修什么样的坟地,做人的德行才是最好的 “风水”。
在这里告诉大家,《中华姓名学》正式出版了,有需要《中华姓名学》的老师们,请来电联系!0530-6766682李老师!
龙门派·郓州懋修堂何施慧!
网站制作与维护:郓城未来互联网络有限公司(创意设计,盗版必究) 备案号:鲁IP备